体育场馆施工展 https://www.stafsh.com
(原标题:额济纳旗旗委书记被免职,阿拉善盟盟委书记兼任)
据内蒙古日报消息,为压紧压实疫情防控属地责任,加大一线防控工作力度,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由阿拉善盟盟委书记代钦兼任额济纳旗旗委书记。陈占云同志因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尽责和落实不力,被免去额济纳旗旗委书记职务。
陈占云资料图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10月25日7时至10月26日8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6例,其中35例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
截至10月26日8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98例,其中78例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
自25日零时起,额济纳旗对广大居民和游客实行足不出户(店)的居家抗疫措施,不听劝阻擅自外出并造成严重后果者,将依照法律法规严格追究责任。
代钦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代钦,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67年4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人,大学本科学历。
代钦历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处长,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副主任,锡林郭勒盟委委员、纪委书记、锡林浩特市委书记,自治区纪委副书记、自治区监委副主任等职。
2018年10月,代钦任阿拉善盟委副书记、盟长,2021年5月接任盟委书记。
此次被免职的陈占云出生于1970年2月,大学学历,经济师,中共党员,宁夏平罗县人,199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
陈占云长期在阿拉善盟工作,曾任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阿拉善盟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阿拉善盟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招商局局长,阿拉善盟行署驻呼办事处主任、盟行署副秘书长,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等职。
2021年6月,陈占云任额济纳旗旗委书记。
10月23日,额济纳旗已宣布对3起疫情防控履职不力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其中:旗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曲江辉被免去党组书记,提名免去主任职务;旗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琴被免职,旗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图娜木拉被全旗通报批评。
额济纳旗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东南与阿拉善右旗相连,西和西南与甘肃省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507公里。全旗总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42%,辖3个镇、6个苏木、2个街道办、21个嘎查、7个社区。居住着蒙、汉、回等12个民族,常住人口3.2万人,蒙古族人口占16.1%。额济纳旗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旗。
东风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额济纳旗境内,是我国导弹、卫星、载人飞船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港”。
延伸阅读
从"旅行团"到"煤炭工人"额济纳旗为何成疫情风暴眼
本轮“旅行团”疫情仍持续蔓延,10月26日,内蒙古额济纳旗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消息,经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复检,并经内蒙古自治区临床专家组诊断,额济纳旗确认新增2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目前,额济纳旗共有确诊病例78例。而在此前内蒙古额济纳旗通报的近期新增的确诊病例中,已出现了医护、学生、干警等人员。从10月25日起,额济纳旗宣布全旗居民落实足不出户的防疫要求。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10月25日一天内,内蒙古就通报了两例当地拉煤司机被确诊的消息。其中一人来自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另一名则是额济纳旗策克口岸一家从事境外煤炭销售运输企业的运煤司机,这已不是内蒙古尤其是当地策克口岸首次出现煤炭从业者感染的情况。
从策克口岸到额济纳旗,从“旅行团”到“煤炭工人”,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疫情传播链条?在国内煤炭需求旺盛的今天,当地煤炭行业的防疫是否规范?带着以上问题,红星新闻记者对话了内蒙古当地运煤司机以及煤炭企业经营主,以求找到本轮疫情链条下的隐藏密码……
▲额济纳旗居民接受核酸检测
从策克口岸到煤炭工人……
仅3.2万户籍人口的额济纳旗,何以掀起疫情风暴?
近期,以“老年旅行团”为主要传播链的疫情感染者数量仍持续增加。自10月16日西安通报2名外省游客(闫某夫妇)核酸检测阳性以来,本轮疫情至今已波及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湖南、北京、贵州、河北、湖北、青海、四川等11个省份,有明确关联的新冠病毒阳性病例已超170人。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本轮和旅游相关的疫情传播过程中,地处边陲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存在多个病例行程轨迹交集。而距离该旗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80公里的策克口岸,也逐步成为关注重点之一。
梳理官方公布的病例流调结果,多个曾有甘肃、内蒙古旅居史的旅行团成为疫情传播的“中转站”。其中,多人暴露出额济纳旗旅居史。
10月25日晚间,额济纳旗公布了此前19例确诊病例的详情情况。根据通报信息,当地已出现医护、学生、干警等人员感染的情况。
额济纳旗,一座户籍人口仅3.2万的内陆城市,何以成为本轮疫情的一大漩涡中心?从现有病例感染前后的链条更深处挖掘,位于该旗境内的策克口岸,逐渐浮出水面。
▲图为策克口岸图据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官网
如10月19日甘肃兰州发布的通告,兰州旅行团张某一行人,就曾在10月13日当天前往策克口岸参观。10月21日,内蒙古对外发布的1名核酸检测阳性病例郭某某,此前也曾在策克口岸参与装煤工作。
郭某某的行动轨迹显示,郭某某一行6人在结束四川的旅游后,郭某某便在10月16日前往策克口岸蒙峪煤场装煤。
10月25日通报的19例新增病例轨迹中,65岁的男性高某某,便是额济纳旗星晨煤业贸易有限公司职工。该公司地址同样位于策克口岸工业区,企业经营范围也为煤炭批发经营、加工,道路普通货物运输,对外贸易等。
策克口岸社会事务局:
口岸已关闭,但并非因为出现关联病例而关闭
策克口岸是阿拉善盟对外开放的唯一国际通道。公开资料显示,该口岸位于中蒙边境572界碑附近,距额济纳旗府达来呼布镇77公里。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第四大、内蒙古第三大陆路口岸,也是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和内蒙古共有的陆路口岸。
中蒙实现贸易互通,策克口岸是关键枢纽。从2009年起,策克口岸正式实现中蒙双边性常年通关。到2012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这里正式成为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
然而,疫情冲击之下,这个实现常年通关超12年的口岸,被按下了暂停键。
▲额济纳旗策克口岸一辆大车正在通过
10月19日,阿拉善盟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第31号公告,宣布额济纳旗启动IV级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关闭出入额济纳旗通道和策克口岸,实行临时管控”等措施。同时,为切断传播,额济纳旗也自10月18日关闭了出入旗通道、关闭口岸,实行48小时临时管控。
另据“中国额济纳”公众号消息,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此前已对当地170家餐厅、超市、宾馆和52家煤炭、商贸物流企业开展环境消毒消杀。
近期,红星新闻记者也从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局一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策克口岸也已被暂时关闭。
该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之所以关闭策克口岸,主要原因并非由于有相关病例曾到策克口岸后被确诊而关闭策克口岸,而是考虑到策克口岸距离额济纳旗较近,人员流动和货物流通都需要经由额济纳旗。但自额济纳旗封控后,口岸的旅游、货运等活动也被暂停,因此才被关闭。
该工作人员表示,到目前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在全员核酸检测中,并未发现阳性病例。
内蒙煤炭企业经营者:
从经验来看,运输过程仍是防疫薄弱环节
煤炭工人出现感染,已不再只局限于额济纳旗。10月25日,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也新增了1名本土确诊病例金某某。流调结果显示,金某某系一名拉煤司机,曾在10月15日到新疆金能煤矿拉煤,后于17日进入内蒙古。直到24日收到核酸检测结果阳性通知的当天,金某某仍在伊金霍洛旗进行装煤作业。
内蒙古是我国进口煤炭的交通要塞之一,其中策克口岸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数据显示,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驻区煤炭进口企业多达52家。另据“全国能源信息平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2月8日,策克口岸累计煤炭进口量1005.63万吨,贸易额达31.97亿元。
然而,眼下内蒙古多地却出现了数名煤炭行业从业者感染的情况。那么,当地煤炭行业此前防疫的真实情况如何?目前新增了哪些新的防控手段?一名内蒙古煤炭企业主向红星新闻记者讲述了当地的防疫现状。
“内蒙古的煤炭行业对全国用煤市场而言,几乎是‘后花园’般的存在。”煤炭企业经营者刘先生说。
自2018年开始,刘先生就在鄂尔多斯开起了一家面向国内市场的煤炭运输和销售的公司。在刘先生看来,整个煤炭的来料及销售过程中,运输正是煤炭行业防疫较薄弱的环节。
刘先生向红星新闻记者解释,无论是进厂拉货还是入厂卸货,大部分国内企业都有了相当的防疫经验和防疫措施,所以司机在厂区内更便于检测和防控。但在长时间的长途运输过程中,企业就难以把控司机在路上的每一个防疫环节是否落实,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交叉感染也成了未知数。
“国内疫情控制良好,被感染的几率较低。但如果涉及境外煤炭运输,那么过程中接触到国外感染者的概率就会升高,一旦司机被感染就有可能将病毒带回国内。”因此,刘先生提出,负责煤炭运输的司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必须在每一个矿点严格遵守当地相关部门的防疫要求,以及背后工作单位的防疫规定。
刘先生的煤炭企业也在此前执行着必要的防疫措施。“我们公司在车辆正常运行期间,要求司机每进入一个矿区,都要提前消毒,且必须全程佩戴口罩,目前这些基本的防疫措施仍在实施。”
而自内蒙古当地出现疫情后,刘先生经营的企业也对司机增加了新的防疫手段。“我们规定拉煤司机要保持一周做一次核酸检测,出车时车上必须配备消毒用品,直到卸货完毕,都需要在作业时佩戴手套。”
同时,刘先生表示,要减少运输过程中感染情况的发生,还需要拉煤司机自生提高防疫意识。“我们就对员工的防疫有奖惩制度,如果没有按要求做好防护,一经发现就会有惩罚,这样做都是为了司机们着想。”刘先生说。
内蒙古拉煤司机讲述防疫现状:
煤炭送至省外,无48小时核酸证明不得卸货
在鄂尔多斯从事拉煤行业的司机赵师傅,近期也明显察觉到了国内各地疫情防控逐步升级的态势。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从出现疫情开始,无论是自己拉煤的单位还是对方用煤的单位,都有相关的防疫措施,近期变得更加严格。
现年39岁的赵师傅,是鄂尔多斯一家煤炭企业的运煤司机。近十年的拉煤经验,让他对当地煤炭运输产业有着相当的了解。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由于他的运煤路线为省内运输,因此赵师傅仍继续着拉煤工作。
“一个月差不多要跑10次,一次跑车平均要一天半的时间,算起来一个月得来回20趟。”赵师傅说,冬季来临,眼下正是煤炭企业加足马力生产供煤的旺季,尤其今年国内用煤紧缺,所以很多面向省内市场的拉煤师傅都没有休息。
在赵师傅看来,内蒙古对拉煤司机的防疫措施一直比较严格。据其介绍,在发生本土疫情之前,当地大部分企业就规定了拉货装煤时,需经过供应厂商的防疫登记,出厂前人和车都需要经过消毒,完成测温。
当货物运至目的地准备卸货前,还需经过统一的人车进场消毒,洗手测温,并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检查健康码为绿码方可进场卸货。至于是否会对煤炭产品进行环境样本检测,赵师傅表示,由于其所运送的煤炭出自国内,因此目前相关部门尚未对其开展相关防疫作业。
自本轮疫情发生后,赵师傅也表示行业正面临更加严格的拉煤筛查程序。“每下一次高速路口,就需要做一次测温和登记,也有相关人员前来查验健康码。”同时,据赵师傅透露,在进场卸货前,尤其是外地企业,都增加了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只要没有这个证明,煤送到了也不让进场卸货,甚至高速都下不来。”
同时,疫苗接种也成了内蒙古当地拉煤司机出行的“通行证”。赵师傅说,无论是将煤拉至省内还是外地,进厂前企业会专门检查司机是否已经完成了疫苗接种。用赵师傅的话来说,没有接种疫苗,很可能连送货单都接不上。
对于日趋严格的防疫要求,赵师傅表示理解,在用煤需求增加,货物运输需求增加,且存在疫情的关键时期,提高拉煤司机的防疫要求很有必要。“多做一次核酸,大家都能多一份放心。多进行一次消毒,也就能多降低一分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