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

无锡梁溪观邸 http://www.ufuju.com/house/387/

  推进规范化建设,支持一批职工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并向8家企业职工服务中心授牌;筹集“送温暖”资金近300万元,走访企业486家,走访慰问困难职工1300多人(次);培育新建产业工人培训基地3家、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5家,推荐省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家……

  今年以来,总工会按照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坚持加强沟通协调,积极组织实施,一项一项落细落地,让我市产业工人享受更贴心温暖的服务。

  1 政治思想强引领

  加强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首要任务。市总工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不断丰富产业工人思想引领的内容载体,提升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

  市总工会精心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职工主题音乐晚会,全市职工“学党史诵党恩”演讲、围棋、演讲等大型比赛……通过活动,让广大职工牢记党的思想,汇聚建功新时代,奋战“十四五”的磅礴力量。

  市委宣传部以“全民阅读”和“微宣传”为载体,积极向产业工人队伍在内的全市干部群众推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党史学习读本,引领团结产业工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凝聚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奋进热情。

  市总工会录制劳动誓言专题片、劳模风采宣传片,召开咸宁市劳模表彰大会暨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表彰全市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70名。

  同时,在温泉城区主干道淦河大道两侧精心打造劳模宣传一条街,使劳模形象更加贴近广大职工群众,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通过一系列思想引领行动,我市广大产业工人信念更加坚定,思想更加统一。

  2 以赛促学炼人才

  创业带动就业,创新谱写新篇。9月10日,咸宁市“工友杯”职工创业创新大赛举行,32家企业带着优秀项目现场路演、同台竞技,8家企业入围全省复赛。

  今年,市总工会配合湖北省总工会,倾力搭建职工双创服务体系,聚集整合资源为职工双创项目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务。

  我市职工双创服务体系搭建通过“1+2+6”模式开展,即1个中心,为数据库;2大平台,为“工友杯”大赛、职工众创空间;6类企业专项服务,分别是企业调研、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科创服务、管理服务、合作服务。

  “工友杯”职工创业创新大赛不仅促进职工双创项目落地落实,而且带动更多职工实现充分就业,努力形成“工友杯”双创大赛、“咸宁市职工众创空间”等品牌载体,成为市总工会服务中心大局、服务职工群众的有力抓手。

  以赛促学炼人才。近年来,市总工会广泛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组织全市4662家企事业单位、50万人次开展重点工程、产业工业园区、非公企业劳动竞赛,为社会培养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一线技能人才;组织职工收看收听世界技能大赛先进事迹视频报告会,参加职工备战参加全国、全省技能大赛,积极筹备举办2021咸宁市职工烹饪技能大赛暨首届乡村美食节活动……

  通过企业职工劳动和技能大竞赛,打造了一批适应咸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队伍。培育新建产业工人培训基地3家、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5家,推荐省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家,推荐表扬优秀带徒名师2名、推荐表彰优秀学习型职工4名和4名荆楚工匠。

  3 开拓创新谋发展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如何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市总工会充分利用世界青年技能日、世界技能大赛、国家扶贫日等重要活动节点,做好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为企业定向输送高新人才与产业工人。

  拓展培养教育模式,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学生就读技工院校。目前,全市共有包括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就业训练中心和民办培训机构等就业培训机构67家,开设数控、模具、焊工等129个培训专业,年培训能力达2万余人。

  拓宽渠道提高政策宣传知晓率。依托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载体,结合人社政策进万家、援企稳岗直通车点对点服务联系制度等活动,解读宣传技能培训、线上适岗培训、新型学徒制等内容,帮助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劳动者了解掌握、用足用好技能提升政策,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畅通技术工人成长发展通道。鼓励企业对在聘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学习进修、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比照相应层级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全面征集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工作。

  4 权益保障更有力

  市总工会充分发挥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三方四家”协调机制作用,切实做好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大局稳定。

  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组织开展职工队伍稳定风险排查化解工作摸排调研活动,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筹集“送温暖”资金近300万元,走访企业486家,走访慰问困难职工1300多人(次)。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共举办招聘会7场,提供各类就业岗位信息近2万个,参加应聘职工近4万人。

  推进规范化建设,支持一批职工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并向8家企业职工服务中心进行授牌。开展“农民工维权月”、职工心理关爱服务,推进职工消费服务平台建设,下拨2021基层工会爱心消费助农兴农资金424万元,全市各级工会在各地消费扶贫专馆、专区、专柜等平台购买农副产品金额达2797.67万元。

  全市筹集80多万元为职工“送清凉、送健康”活动,有效预防高温作业、高危作业对职工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有效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市工会排查企业1803家,发现安全隐患整促1898项,工会干部参与人数366人。

  通过这些措施,广大产业工人感受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效看得见、摸得着,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的职业荣誉和自豪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文章来源:咸宁日报)

文章来源:咸宁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