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大王卡怎么申请 http://www.liuliangkazixun.com
前言
1965年,刘亚楼因病逝世,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翟云英,周总理沉痛的对翟云英说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亚楼同志走得太早了,空军司令员难挑啊...”周总理一言道出刘亚楼将军在空军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图|上将刘亚楼
中南海点将,毛主席与周总理英雄所见略同
1949年3月24日下午,毛主席、周总理等党中央的领导同志胜利抵达北平,在人民群众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中,毛主席与周总理相视之间,眼角忍不住的湿润了起来,和无数的中国人一样,他们同样激动不已。
然而,此时的国内尚未全部解放,和平与安宁任重而道远。
自从党中央进驻北平以来,国民党空军对北平的袭扰就从来不曾停止过,毛主席强烈的感受到了来自天空中的威胁,为此,毛主席作出重大决定,建设空军要先于建设新中国,夜不能寐的毛主席立马提笔,给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周恩来写了一封信。
建立空军事关重大,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何况是全新的、技术性要求极高的新军种,挑选一位理想的空军司令员无疑是万里长征最重要的第一步,在周总理将脑海中耀眼的高级将领齐齐筛选数遍之后,最终锁定了一个人——刘亚楼。
图|刘亚楼与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在一起
刘亚楼,15岁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8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五次反“围剿”的战役中,刘亚楼率领部队屡立奇功;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刘亚楼所率领的红一军第二师,更是一路上的开路先锋,冲破敌军的重重封锁,为大部队趟开了一条又一条的血路。
1938年,27岁的刘亚楼被中央派往素有“苏联红军大脑”之称的伏龙芝军事学院中学习深造,开始学习现代化的军事科学技术,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刘亚楼更是凭借自己优异的表现,被苏联授予少校军衔。
之后,斯大林曾经多次希望刘亚楼能够留在苏联,加入苏联国籍,但是均被刘亚楼直接拒绝了,甚至有传闻称,斯大林曾经专程致电毛主席,希望用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和装备来交换刘亚楼。
1945年,刘亚楼随苏联红军回到东北,之后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就此打出了“林罗刘”的赫赫威名。辽沈战役,31个小时攻下锦州,东北战局发生逆转;平津战役,29个小时拿下天津,傅作义不得不接受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
图|1949年1月14日,天津前线总指挥刘亚楼下达攻打天津命令
眼下新中国建立空军,周总理明白,肯定需要借助苏联“老大哥”的力量,刘亚楼留苏多年,既了解苏联的军队,又深刻明白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文化程度还高,雷厉风行、严格治军的优良作风更是深入人心,由他来担任空军司令员最合适不过。
周恩来的心中初定刘亚楼之后,就来到了丰泽园,与毛主席进行商讨,令人意外的是,毛、周二人英雄所见略同,毛主席在做出建设空军的决定之后,他也在思考谁最合适担任空军的第一任司令员,他想到的也是刘亚楼。
时不可待,由四野参谋长升至第十四兵团司令员的刘亚楼受召向中南海赶去,在西花厅中,周恩来看着眼前个头不高但是却干练潇洒的刘亚楼,直截了当的说道:“中央任命你为空军第一任司令员,回去之后你必须要马上做的,是提出空军主要领导人的人员以及领导机关组成的方案出来。”
图|刘亚楼
为了加快空军建立的步伐,毛主席决定向苏联订购一批飞机并且聘请苏联的专家来华进行教学,在得到斯大林肯定的回复之后,周恩来向刘亚楼传达了中央决定由他带队前往莫斯科进行谈判的相关事宜。
在这次谈话的最后,周恩来关切的对刘亚楼说道:“这一次的代表团中,决定要增加你的妻子翟云英同志。”
原来,刘亚楼的妻子翟云英在得知丈夫即将前往苏联的消息之后,一心就想要和丈夫一起前往苏联,一是想要回到家乡去看看,二则是想要根治一下自己在战争年代留下来的病。
可是,不管妻子怎么说,刘亚楼就是不同意,他向妻子明确的表示,自己不能够“公私不分”。这件事情不知道怎么传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耳朵里,于是周总理亲自将翟云英加到了代表团之中,对于周总理的关心,刘亚楼的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感激之情。
图|刘亚楼与妻子翟云英结婚照
刘亚楼回国之后,毛主席和周总理立即在中南海中单独接见了他,刘亚楼将这一次与苏联谈判的经过和成果详细汇报之后,周恩来笑着对刘亚楼说道:“中央认为,这一次与苏联谈下来的援助计划十分成功。空军的任命即将下达,经费中央会优先保证空军,马上下拨,下面,你们就需要紧锣密鼓的,将建设空军这一台大戏唱好了!你看,你们现在还有什么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吗?”
刘亚楼站起来后,坚定的表示道:“大的问题,主席和总理已经都给我们解决了,我们一定要把这一台戏,唱好,唱活!”
紧锣密鼓建空军,朝鲜之战惊美军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全力护航之下,刘亚楼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出了中南海,开始了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空军的新征程。
图|刘亚楼
在刘亚楼紧锣密鼓的布置之下,新中国的六所航校,从开始建设,到学生、专家进入校园开始教学与训练,仅仅只有了一个月的时间,教室中新抹的水泥甚至都还没有完全晾干。
为了加快我国国防力量的建设,以应对国民党空军对东南沿海地区的轰炸和侵扰,毛主席当面指示刘亚楼:必须迅速增强空军的力量,防空和解放台湾都非常需要我们有自己的空军。
周总理更是对刘亚楼说道:“要尽快将航校办好,越快越好,能够快上一个月也是好的。”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殷切期盼之下,新中国第一支航空兵部队——混合第四旅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即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三个月不分昼夜的艰苦训练后,终于在10月19日零时起,开始了我国单独保卫上海防空任务的历程。
图|刘亚楼组建的空军
1950年6月,朝鲜半岛骤然爆发起了战争,美帝国主义不顾我国政府的再三警告,悍然将战火烧到了我国的东北地区,有恃无恐的拍响了新中国的国门。
毛主席敏锐的察觉到了美帝国主义的勃勃野心,虽然新中国百废待兴,所面临的问题更是堆积如山,但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将战火挡在国门之外,毛主席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
在此之后,美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更是狂妄的说道:“我们的空军会使鸭绿江血流成河。”这一举动,一下子就将中国空军推到了举国关注的焦点之上,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更是成为了焦点人物,而此时,我们的空军成立还不到一周年的时间。
10月18日,毛主席亲自主持召开高级军事会议,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参与其中,会上,周恩来总理带回了苏联人可以提供军事装备,但是却并不准备入朝作战的决定,这一消息顿时让会议的气氛凝重无比。
图|刘亚楼和三位老帅
就在这时,毛主席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要在等着苏联和我们一起抗美援朝了,我们务必出兵,哪怕没有任何的援助,我们也要出兵。”
会场一阵沉默之后,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站起身来,看着刘亚楼说道:“空军司令员,我等着你的空军!”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之下,刘亚楼铿锵有力的答道:“请彭总放心,不管苏联空军何时出动,我们空军必将克服万难,尽快拉上战场!”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多兵种联合作战,空军参战,更是头一次,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空军上阵,到底应该有一个怎样的作战思想,刘亚楼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刘亚楼认为:朝鲜战场之上,志愿军地面部队无疑是非常强大的,打仗主要还是要靠陆军,最后歼灭敌人、彻底解决战斗,这些都是要靠陆军来完成,空军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与陆军作战进行密切的配合。多兵种的协同作战,空军的活动是为了保障地面部队的战斗活动,一切都需要以地面部队的需要作为作战的前提。因此,刘亚楼提出“为陆军服务,以陆军的胜利为胜利”这一作战中心思想。
图|刘亚楼指挥空军
对于空军的作战方式,刘亚楼更是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刘亚楼明白,敌我双方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如果贸然就将我国空军投入战斗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在经过和党委的多次研究之后,刘亚楼明确提出“积蓄力量,选择时机,集中使用”的作战方针,这一方针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大力支持。
12月3日,在志愿军参战仅仅一个月之后,刘亚楼就已经将空军入朝作战的作战计划正式提交给了中央军委,周恩来总理对这一份报告甚为满意,毛主席更是亲笔作出了批示:“刘亚楼同志,同意你的意见,采取稳当的方法为好。”
很显然,对于从未参战过的空军,毛主席充满了信心,但是却又有大家长一般,恰到好处的提醒,对于空军参战,毛主席的意见归纳起来就三句话:“在战斗中成长。”“初次打仗,稳当为好。”“一鸣则已,不必惊人。”
1951年1月21日,中国人民空军首次参与到了空战之中,空四师28大队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次空战。
图|抗美援朝中的中国空军
这一天的上午,美国空军出动,对朝鲜平壤至新安洲一线的铁路进行轰炸,欲摧毁我军的后勤补给通道。友空军出动八架战机,我军空四师28大队,在队长李汉的带领之下,出动八架战机协同参战。
作战中,李汉为了能够率先抵达战场,在飞行高度不足3000米的情况之下,便已经出航,驾驶着战机冲过了鸭绿江。
在大队抵达新安洲上空的时候,李汉率先发现敌机正在对清川江桥进行轰炸,在李汉的指挥下,我军战机迂回到了敌机的身后,在距离敌机还有400米的时候,李汉果断选择开炮,将其击伤,空4师首战告捷。
1月29日日,美军再次发起空战,28大队李汉再次率队出征,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而我方未曾受到任何的损失,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宣告被打破。
图|刘亚楼向毛主席汇报工作
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得知这一战绩的时候,都深表欣慰,毛主席欣喜的说道:“空4师作战勇猛,甚好甚慰。”周恩来总理在见到喜气洋洋的刘亚楼的时候,高兴的说道:“你们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听完周恩来总理的话之后,刘亚楼开怀大笑,到现在为止,刘亚楼这才感觉自己算是一个真正的空军司令员。
周恩来:我再也不去看他了
从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一直到1964年,以刘亚楼为首的空军领导机关被中央军委树立为全军的“标兵”,仅仅15年的时间里,刘亚楼从零开始,身体力行,建立起了一支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铮铮铁军,为此,他付出的多少的艰辛,我们难以想象。
图|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正当中国空军迎接自己辉煌时期(后人称之为刘亚楼时期)早日到来的时候,超负荷运转了15个年头的刘亚楼,却是最终病倒了,1964年的下半年,在一次体检之中,刘亚楼被诊断为肝癌。
这一残酷的诊断结果,很快就震惊了中央,震惊了毛主席、周总理。在他们俩人的眼中,年仅54岁的刘亚楼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却患上了这样的绝症!
毛主席和周总理震惊之余,立即指示医务人员:赶紧治!哪里的条件好就去哪里治,务必全力以赴进行医治。心细如发的周恩来总理还特别指示道:暂时不要将这一噩耗向外透露,对他本人以及家属更是要严格保密,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
图|刘亚楼与妻子翟云英
刘亚楼的妻子翟云英同样是一名医生,在她提出要参加刘亚楼的病历讨论时,医疗小组每次都痛快的答应,但是拿出来的病历,却是一份普通肝硬化的假病历,甚至装订成套,以供她随时进行翻阅。每一次翟云英满心疑惑的离开之后,专家们这才再一次的聚拢到一起,悄声研究起应急治疗方案。
很多年之后,当翟云英知道这一举措的根源竟然是来自周恩来总理慈父般的指示之后,她不禁失声痛哭了起来,翟云英痛哭着念道:“总理呀总理,您察觉到自身可能患癌的时候,冷静的要求医务人员向您汇报病情,甚至要求他们以党性来保证,可是对于亚楼的病情,您为什么要指示瞒着我啊?您是怕我被噩耗击倒吧?”
刘亚楼虽然住进了医院,但是却时刻牵挂着前线,此时恰逢美军无人侦察机屡屡入侵我国领空,我军伏击了好几次都没有结果,其中一次甚至还造成了我军自己的飞机发生爆炸的重大失利。
图|刘亚楼与空军女飞行员在一起
周总理指示空军领导:务必打下来一架无人机!
医院中的刘亚楼得知这一指示之后,再也在医院里待不下去了,面对妻子“你还要不要命”的疾呼,刘亚楼强忍着肝痛,再一次远行,赶到作战部召开座谈会,总结经验,研究解决方案。
1964年11月15日,经过刘亚楼的指点,广东前线某部队中队长徐开通,在我国沿海上空,将美军一架无人驾驶侦察机成功击落,消息传回到刘亚楼处的时候,刘亚楼兴奋的说道:“总理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立即拿起电话,向总理进行了报告。
周总理在接见击落敌军无人机的有功人员时,称赞道:“空军有两个字:严格!空军党委提出的:有令就行,有禁就止。令就要行,禁就要止。完全符合空军的特点。”
图|周恩来总理接见击落无人机的功臣们
虽然,周总理非常高兴这一次的战果,但是,在得知刘亚楼仍然在带病工作的时候,周总理却是十分的心痛,他亲自指示前往上海探视的杨成武:“请你告诉刘亚楼同志,有病就要安心休养,不要着急,待病好之后在出来工作,这个要当成任务来执行。”
毛主席更是亲笔写信给刘亚楼:“亚楼同志:闻你患病,十分挂念。一定要认真地休养,听医生的话,不可疏忽。”
1965年4月25日,周总理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亲赴上海,看望刘亚楼,重病缠身的刘亚楼不顾医生的反对,执意要起床洗脸,整理好自己的衣服,起床迎接周总理。
当周恩来下车的时候,整理好自己的刘亚楼早已在楼下等候多时了,等到两人见面之后,刘亚楼推开了别人搀扶着的手,赶紧向前紧走了几步,说道:“总理这么忙,您还来看我。”
图|1965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访途中
周恩来赶紧上前握住了刘亚楼的手,关切的问道:“亚楼你怎么能下楼来呀?”
刘亚楼痛苦的说道:“国内外的形势一片大好,胜利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传来,全党上下的同志们都干劲十足,我却不能参加工作,反而耗费了党的许多照顾,我实在于心不安。”
周恩来亲自搀扶着刘亚楼,一步一步向楼上的病房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主席对你的病情十分关心,每天都要看你的病情诊断报告,亚楼,你要将治病当成战斗任务来看待,好好听医生的话,安心接受治疗。”
谁知,刘亚楼竟然宽慰起了周总理:“总理在长征的时候,患了那么严重的病,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治好了,现在有这样好的条件,我的病也一定能够治好!”
图|刘亚楼陪同朱老总视察空军
周总理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刘亚楼早已知道自己的病无法挽救,甚至他曾经对医护人员说道:“过几天,你们也就不用忙了,马克思的请柬我已经收到了。”强忍着病痛的刘亚楼还特别向嘱咐医护人员,不要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他人,免得同志们为他挂念,在场的医护人员听完之后,无不痛哭流涕。
周总理告别离开的时候,刘亚楼仍然坚持着强撑着病重的身体,将周总理送到了门口。归途的路上,周总理痛苦的说道:“我再也不去看刘亚楼了,他病成了这样,还要坚持送我,我不忍心啊!”
多年后,在外界流传刘亚楼在空军苛求军容风纪一事,传到周总理的耳朵里时,周总理深有感触的说道:“在我看来,这并不只是一种形式,这是一个标准军人最起码的追求!”
图|刘亚楼将军追悼会
1965年5月7日,尽管医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却没有办法阻拦死神的脚步,年仅55岁的刘亚楼,在上海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