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2尤里复仇
指数动态 行业动态
【智能驾驶】
百度集团(9888.HK)旗下集度汽车产品 SIMUCar(模拟样车)已进入到动态测试阶段。集度智能驾驶负责人王伟宝介绍,集度会承载百度集团 Apollo 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使用百度Apollo 的全栈能力,还将基于集度的产品定义需求,定制化设计研发。另外,集度将加速推动可自由移动的汽车机器人在 2023 年量产上市。
特斯拉(TSLA.US)向宁德时代(300750.SZ)预订 45GWh 电池,明年销量有望增一倍。该订单预订了 45GWh 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Model 3 和Model Y 标准续航版本车型。根据特斯拉官方信息初步计算,45GWh 的电池订单,将对应近80万辆汽车。这已经超越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总销量。截至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全球销售 62.735 万辆汽车。
赣锋锂业(002460.SZ)与特斯拉(TSLA.US)签署产品供应合同,向其供应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合同约定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由公司及赣锋国际向特斯拉供应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实际采购数量及销售金额以特斯拉发出的采购订单为准。近年来,赣锋锂业通过不断进行产能扩充,现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氢氧化锂供货商之一。
比亚迪(002594.SZ)发布 2021 年第三季度报告,营业收入出现大幅增长但净利润下降。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 24.43 亿人民币,同比下降 28.43%;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451.92 亿人民币,同比大增 38.25%。据比亚迪官方公告,公司营收增长与汽车销量增长相关;利润下滑主要和成本增长有关。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暴涨,影响了比亚迪的电池业务。
国产新能源车“三剑客”公布十月交付数据。小鹏汽车(XPEV.US)连续两月突破万台,蔚来受产线改造拖累。小鹏汽车 10 月总交付量 10,138 台,同比大增 233%并连续两月突破万台, 克服了行业性芯片供应挑战;理想汽车10月交付 7649 辆理想 ONE,同比 2020 年 10 月增长107.2%,略逊于小鹏汽车。蔚来汽车(NIO.US)受产线调整影响,10月仅交付 3667 辆,同比下降27.5%。
【医疗健康】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原则上所有国家组织集采药品协议期满后均应继续开展集中带量采购,不得“只议价、不带量”。原研药、参比制剂、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均可参加。由医疗机构结合上年度实际使用量、临床使用状况和医疗技术进步等因素报送拟采购药品的需求量。
【太阳能光伏】
11月3日,蓝思科技(300433.SZ)发布公告称,于近日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蓝思新能源。子公司主要从事光伏玻璃产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光伏发电项目等业务。光伏产业链业内人士预计蓝思新能源或能在一年左右实现投产。
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 2023 年战略报告计划将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总产能中的比重从 59%提高到 65%。报告补充道,预计 2022 年的最高产能增长将出现在太阳能生产领域,约为1000MW(1GW)。
【云计算】
腾讯(0700.HK)旗下腾讯云首次正式对外公布分布式云战略,同时发布行业首家全域治理的云原生操作系统遨驰Orca。腾讯副总裁兼腾讯云总裁邱跃鹏表示:“腾讯云原生操作系统遨驰管理的 CPU核数超过 1亿,腾讯云将通过分布式云构建无所不在的云服务。”
【5G通信】
11月4日,中国移动 A 股成功过会,即将登陆上交所主板,50%募集资金用于 5G 精品网络建设项目。此前招股书显示,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拟募集资金共 560 亿人民币,拟投入募集资金280 亿人民币用于5G精品网络建设项目,并计划在 2021 年至 2022 年两年时间内新建 5G 基站不少于 50万个,建设 5GSA 核心网以满足 3.5亿 5GSA 用户业务需求及 0.2亿行业用户需求。
主题研究【太阳能光伏】三季度中国光伏产业业绩分化加剧但延续增长
A 股光伏产业上市公司的三季度业绩报告尽数披露。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50 只成份股收入总和为1645.67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47.5%;净利润总和为 167.03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23.3%。同期,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 24.87%。
上下游分化加剧
2021 年三季度,光伏供应链矛盾趋于激化,价格持续上涨,开工率整体下降。根据索比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 年第三季度电池片企业和组件企业的开工率分别为 77.78%和 77.45%,而去年同期分别为93.59%和82.87%。此外,在面临产业链涨价、限电、减产等情况下,很多已签订的组件订单将陷入严重亏损,不得不降低产能开工率,预计当前产能的达产率将不超过70%。
在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中,上游硅料和硅片厂家普遍录得盈利增长,中环股份的净利润增速最高,为
316.08 %,通威股份的净利润最高,为29.79亿人民币。然而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在9家三季度录得亏损的企业中,均位于电池片、组件、光伏电站等下游环节。
马太效应显著
致力于全产业链布局的光伏龙头们的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光伏产业强者恒强的现象加剧。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中的前二十大成份股的净利润总和为155.15 亿人民币,占所有成份股净利润总和的 93%, 占比较二季度(86%)进一步上升。前五大成份股分别为通威股份、隆基股份、特变电工、中环股份和正泰电器,它们的净利润总和为 98.42 亿人民币,占所有成份股净利润总和的 59%。
四季度光伏或迎来抢装潮10月25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新增装机共计 25.56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9.15GW、分布式光伏电站 16.406GW,分布式占比达 64.2%。此前,业内普遍预测国内全年光伏装机量在55-75GW 之间。其中,最保守的预计是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研讨会上曾表示,中国 2021年新增规模在 55-65GW,“十四五”中国年均光伏新增规模70-90GW。截至三季度末,离最低预测还差30GW(55GW-25GW)。照此推断,四季度很可能将承担前三季度新增装机量的总和,或迎来抢装潮,不过价格高昂、限电减产也对此造成压力。另外,近期硅料价格有所趋稳,短期内预计高位持稳。硅业分会分析指出,目前硅料市场供需现状从供不应求转为紧平衡状态,市场价格则以持稳观望为主。展望后市,硅业分会预计,11-12 月硅料产量将环比持平或略有减少,预计全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维持在 48 万吨左右,进口量预计约 12 万吨,同期硅片产量预计在 200GW 左右,推断硅料价格短期内将以高位持稳为主。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成份股2021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文章来源:南方东英)
文章来源:南方东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