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就海报设计中较常见的三种个性化表现手法——符号性表现手法、动态化手法和残缺化手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相信通过本文,你就知道为什么深圳海报设计需要个性化表现了。
象征表现手法是运用某种特殊符号来表现海报图形,具有象征、隐喻、形象性、指导性等特点,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当代招贴设计中,象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手绘技术。手绘是一种最具特色的绘画语言,受到各流派的影响,形成了多种手绘形式,如写意画、豪放手绘、精细手绘、幽默手绘等。手绘由于主要依靠设计者的主观想象和自我创造能力来完成,因此手绘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比较符合现代人类的审美需要,这是其它符号性表现手法无法比拟的。
手工绘制技术具有精确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海报主题和意境营造提供了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
②使用设计软件。招贴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如今,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社会,招贴设计必然也随之进入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海报设计师使用设计软件来设计海报图形,这种绘图更具个性化和符号性,能够制作出许多手绘技法无法表现的图画,同时也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通过将静态图形与空间概念结合起来,将静态图形转化为动态图形,称为动态表现手法。这一动态的表现手法,促使海报设计从单一走向多元、多维的发展之路,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受。本文作者针对这一动态化表现手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由行为参与引起的动力。仅仅是海报作品,所谓的“动态手法”,就是在人们看到某种刺激的时候,就定会产生某种行为这一特征,以实现海报的动态表现。这一个人化的表达改变了传统海报鉴赏的角度,能够引导观众参与,更有利于海报信息的传递。
②由组合作用引起的动力。除行为主体所引发的动态效果外,深圳海报设计复合功能的海报作品还能产生动态的视觉效果。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同时结合在一起的海报作品中,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从一种功能过渡到另一种功能时,自然会产生动感。建议阅读:整张海报充满活力!
“残缺”,顾名思义,即残缺、缺失、缺损,是与完形相对的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特殊的虚实关系。它表面上看起来残缺实则完整,不但没有影响海报内容的传达与表现,而且还有效地提升了画面效果,能够促使观众获得良好而完整的视觉感受。具体地说,现代招贴设计中残缺的表现手法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图形本身的缺陷。海报图形越全、越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相反,本身带有残缺的图形就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在设计时故意造成图形本身的残缺,可以产生一种极具个性的视觉美感,吸引观众的注意。
②同构构成的缺陷。同时,设计者在海报设计过程中也可运用同一种手法,创作出残缺的海报图形,以引起观众的回味和思索,达到事半功倍的视觉效果。“同构”是指根据海报设计的需要及平面构成原则,将同一图形与其他异质图像进行同构,从而形成新的具有新意的残缺图形。这一残缺的同构图形,虽然使原图像变得模糊而陌生,但观众能发现同构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领悟到它所携带的信息。
无论何种个性化的表现方式都颇具视觉美感与新意,并有效提升海报图形的表现魅力,强化海报信息的传达效果。身为一名现代平面设计师,不能只局限于以上三种表现手法,而应深入挖掘、分析海报图形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发掘出其背后所蕴涵的深层内涵,从而创造出更加个性化的表现手法。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关于深圳海报设计的信息请关注华橙设计网:http://www.0755pmsj.com